的“机构利益”。①
时间效果、分配效果和政治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它们都是以货币政策的数量性效果为前提的,我们在此主要分析货币政策的数量性效果,即主要是从数量方面观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不同学者在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时,由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也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巴曙松认为,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②。这种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强调的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方面,其假定前提是货币政策能够对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关键在于货币政策当局如何适时、适度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手段调控经济以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李春琦认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种意义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否有能力引起总需求和总收人水平的变动”;“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货币政策有效性存在程度上的区别,它取决于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货膨胀所造成影响的大小”③。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是否能够对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产生实质性影响以及影响程度的大小,强调的是货币政策从理论上而言的影响能力和强度问题。谢平和廖强认为,在西方货币理论文献中,“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特指货币政策能否影响产出等真实经济变量,而与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并无必然联系。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一,货币能够影响产出;第二,
①[美]托马斯 梅耶等著:《货币、银行与经济》,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丨第197—205,557—559 页。
②巴曙松著:《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③李春琦著:《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 海口企业网站建设www.hiSoSi.com整理)2
(未完待续) 声明:部分资料来自合作媒体及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上述言论承担责任。关键字: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经济,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