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表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备注 | 
| 可靠性 | 表征系统的成熟度、容错性与易恢复性 | ||
| 易用性 | 表征系统易理解性、易学性与易操作性 | ||
| 软件系统性能 | 运行效率 | 表征系统产出的时间特性或资源特性 | |
| 项 | 可维护性 | 表征系统的易分析性、易改变性、稳定性、易测试性 | |
| 可移植性 | 表征系统的适应性、易安装性、遵循性、易替换性 | ||
| 实 施 效 | 功能特性 | 表征系统功能的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依从性与安全性 | |
| 界定性能 | 表征政务知识基被准确界定、明确表述的程度 | ||
| 益 度 | 完备程度 | 表征政务知识基对全部政务管理需求的满足程度 | |
| 政务知识基 | 匹配特性 | 表征政务知识基与政务管理需求的匹配程度 | |
| 组织特性 | 表征政务知识表示与存储的效率和有效性 | ||
| 价值特性 | 即知识活性,表征政务知识与当前政务管理环境的匹配程度 | ||
| 进化特性 | 表征政务知识基伴随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系统运行的进化性能 | 
9.3.4 “过程”型测度的知识链结点评价指标
在知识管理视角下,政务管理的实施过程就是对政务知识的相关处理与操作过程,亦即政务知识链上的结点活动序列。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的整体实施绩效由政务知识链上各结点活动效益及其间关系的有效性决定。政务知识链上任何结点活动的效益瓶颈或者结点间关系障碍都将影响电子政务知识管理整体实施绩效。在知识链结点层次实施电子政务知识管理绩效测度,直接触及知识作用机理层次,其测度结果具有较强的过程描述、问题诊断、信息反馈以及指导改进的功效。
“过程”型测度的知识链结点评价指标体系亦划分为三层,其一级指标为“知识链结点综合绩效”;二级指标共14个,分别为13个完备知识链结点绩效和1个整合绩效指标“结点间整合程度”;对每个二级指标细分其内容,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三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下共划分为84个三级指标,如表9-8所示。
(未完待续) 声明:部分资料来自合作媒体及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关键字:表征,知识,政务,指标,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