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政务知识传播与共享策略分析
按实施主体层次差异,可将政务知识传播与共享分为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团队知识传播与共享以及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其中,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基于政务管理系统内个人意愿与兴趣而自发地发生,属非正式知识传播方式,但其在政务知识传播与共享子系统中居于基础地位。团队是组织学习的基本单元。团队知识传播与共享包括正式团队知识传播和非正式团队知识传播。它具有连接个体知识传播与组织知识传播间的“桥梁”作用,对组织的知识创新与增值意义重大。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在组织整体知识传播战略的指导下实现,属正式传播方式,影响的范围广、力度强,是电子政务系统知识传播与共享的主体方式。
6.3.1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
人是制造“符号-意义”系统并从事知识传播的动物,这是现代传播学对人的基本设定,表明人具有传播的天性。因此,髙效的政务管理系统应谋求通过营建有利于知识交流与共享的组织软环境,削减阻碍组织成员间进行知识传播与共享的因素,从而使组织内的个体回归其传播本性。当组织内的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处于活跃状态时,整个组织知识传播与共享系统的效率和有效性便会显著增强。
通过对个体知识传播与共享的诱导因素进行分析,可将其分为彰显型传播与共享、交流型传播与共享、中介型传播与共享和求助型传播与共享四种。前三种由知识拥有乂提供者触发传播活动,求助型传播则由知识需求/接收者触发传播
活动。
彰显型知识传播与共享是完成或部分实现知识创新的组织员工个体为彰显其个人成绩、使个人价值得到认可和尊重,主动将己方所拥有而别人尚不具有的知识传播给其他员工供其共享的行为。例如,信访接待人员将个人的接待心得整理成文,并主动发布到政府网站的相关论坛上。交流型知识传播与共享指组织内的员工个体为了推进知识创新,将自己的中间成果传播给具有相似知识背景和共同兴趣的员工,供其共享以征求改进建议的行为。例如,法院系统相关人员围绕某一新类型案件的审理问题展开的个体间的交流行为。中介型知识传播与共享指知识提供者在无特定目的驱使下将知识传播给其他员工,它是缘于人类传播本性的一种无意识行为。例如,在单位食堂的午餐会上,一位员工将自己获得的知识(信息〉作为谈资不经意间讲给另一位员工。求助型知识传播与共享指组织内的员工个体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向知识拥有者寻求知识帮助而触发的传播与共享
(未完待续) 声明:部分资料来自合作媒体及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关键字:传播,知识,共享,组织,个体